【中公解析】
文化产业是一种重要的产业经济形态,它能够带来经济价值,但又很特殊,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除了经济效益之外还能带来社会效益,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更好地弘扬文化,增进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文化产业为新时代提供“精神食粮”。这个“精神食粮”并非只是让大家娱乐一下,获得一点快感,更重要的是提供创新意识和创新土壤。
虽然这几年文化产业稳中有进,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从质量到数量均处于弱势地位。面临诸多问题,具体有:一、存在低水平供求关系与非对称的结构性矛盾,体制改革长期滞后;二、文化产业的内外结构失衡;三、市场主体不成熟,经营管理体制滞后,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四、国民对文化产业的观念亟待更新;五、传统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尖锐;六、中国的文化原创力不足阻碍了产业发展,资源潜力难以转化成产业实力。
为此,应当多措并举,发展文化产业。
第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第二,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要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第三,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要对符合规划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建设若干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第四,不断加大文化领域各类人才培养力度。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突破人才瓶颈,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要创造条件、完善措施,继续推动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工程,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师、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