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例文】
主动接受监督 不负组织信任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党中央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的战略部署。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对党内监督心存抵触,总觉得对其加强监督就是不信任。其实,信任和监督之间不是对立的,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没有监督的信任是放任。每位党员干部都应主动接受组织监督,不负组织信任。
信任不是放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中国数千年的用人定律。关心同志、信任同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背负的信任越多。不少落马的党员领导干部,组织对其越信任就越不想接受监督,把自己视为“特殊党员”;监督只对人不对己、只对下不对上……脱离监督、拒绝监督无疑是他们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重要原因。白恩培,“正部级岗位上十多年”,组织对他信任有加,可他却并未让组织放心;周本顺,“从小我们吃过很多苦,从小就痛恨贪官”,从苦孩子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组织培养多年,不可谓不信任。但是他只想要信任不想要监督,甚至在公开场合多次对监督表达不满……类似案例无不说明,信任不是放任,放任的后果不堪设想。
监督也是厚爱。党组织赋予领导干部权力,既是信任、培养,更是考验。现在有的党组织对“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认识不深,忽视在管理监督中培养干部。这不仅是对干部个人不负责任,也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有很多贪官在成为阶下囚之后都有相似的感慨:如果早有人提醒,自己就不会犯这么严重的错误……所谓“治病于初始、治患于萌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加强监督是在做“提提领子、扯扯袖子”的工作,让党员干部清清楚楚知道“红线”在哪里,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知道有些事情绝不能做,做了就要付出代价,“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抓早抓小,这既是为了党的肌体健康,也是出于对每一位党员的爱护。
监督是信任的基石。“拥有权力的人,总想把权力用到极限为止。”再值得信任的马,也要被套上缰绳,不能任其天马行空。头上有了监督的“探头”,做人做事便会想到党规党纪的约束,就不至于跑风漏气、脱轨越界。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是极其危险的。一位获刑入狱的领导干部反思:“从名义上讲,对领导干部有八种监督,但到了我这儿,实际上就只有一种监督,就是自我监督,而自我监督往往是靠不住的。”类似的案例无一不说明,组织信任有余而监督不足,后果十分严重。重任就是重责,履责当然要受监督。如果只讲信任,没有监督,信任的基础会越来越弱,难免出现“信任危机”,加强党内监督就会成为一句口号,责任虚化弱化,全面从严治党无从谈起。
“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一经发现苗头性或轻微违纪问题,就要及时进行谈话提醒、约谈批评、函询诫勉、立案轻处分,防止小问题演变大问题。好干部是充分信任、认真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从严管理、严格监督出来的。想得到组织的信任,请从接受组织监督开始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