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1969年初,梁家河迎来了15名来自北京的知青,梁家河的村民热情地去帮着这些知青拿行李、抬东西。村里有个后生“耍小聪明”,在帮知青抬东西时,专门挑了一件看起来比较小的棕色箱子,结果,在路上还是慢慢地落到了后面。在中间歇息的时候,他特意地抬了一下别人杠的大箱子,结果发现,远远没有自己的那个沉。当时还跟别人嘀咕说,这北京知青的箱子里装的是不是金银财宝啊?后来知道了,箱子里不是金银财宝,却是无价之宝,那是满满一箱子的书,而这个箱子的主人正是当时不满16岁的习近平。梁家河的乡亲现在回忆起当年习近平在村里的那七年,都会说到他特别地爱看书,好学。那时候每天都得干农活,都挺累的,他是在什么时间看书呢?
一位梁家河的乡亲回忆说:他是白天在山上劳动,主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土窑洞的煤油灯下看书学习。因为当时那个煤油灯亮光很小,如果灯芯再往大放一点,烟就很大。所以晚上看完书,第二天早上起来,鼻孔里面和眼眉上面全是黑的。他在村里的日日夜夜,也对梁家河老老少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给乡亲们起了榜样的作用。
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生活,是艰苦奋斗的七年,坚持学习的七年,接地气的七年,不仅锻炼了习近平同志的才干,同时也充实了他丰厚的学识,这为他后来报考大学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凭借着勤奋学习、坚韧不拔的劲头,改变了习近平同志的命运。
1975年,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在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大学毕业后,习近平同志走上了工作岗位。无论是在河北正定、福建厦门、宁德等地方上任职,还是后来主政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包括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读书学习的习惯一直伴随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