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体系进入新的阶段。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回应了社会上的很多热点话题,比如大数据“杀熟”、App授权霸王条款等,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法律遵循,也能进一步规范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在享受着信息化快捷、便利的同时,也饱受个人信息泄漏之害:同样的路线,因为手机型号不同,打车软件给出的费用不一样;不点击“同意”就无法使用APP,骚扰广告、诈骗电话纷至沓来;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有人被迫戴头盔看房……可以说,我们苦信息泄漏久矣。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一方面,聚焦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回应了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使我们在数字社会中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另一方面,这样一部保护个人信息的基础性法律,也完善了我国在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领域的顶层设计。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想真正保护好民众的个人信息,还需要多措并举。
首先,要加强普法教育。个人信息保护机构应该遵循“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针对网购、医疗、房地产、教育等重灾区,加大普法力度,让该法律走到群众心里。
其次,要加强执法力度。公安网警等部门应根据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实际,承担起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统筹协调织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之网。
再次,要严格监管平台活动。互联网平台是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环节,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法律执行层面,要严格监管网络平台的活动,严肃处理违规使用个人信息的网络机构。
最后,个人也要敢于维权。如果遇到侵害个人信息的情况,互联网用户也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