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不同地域形成了独有的民风民俗。这些乡间的文化习俗在经济欠发达时期,成为推动社会交往,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部分地区的民俗民风已显得“不合时宜”,攀比之风盛行、固守陈规陋习、正成为乡村振兴和小康梦路上的绊脚石。因此,移风易俗时不我待。
推进移风易俗不能聋子撞着哑巴。风俗说到底是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形成的约定俗成的礼仪和习惯,因此,群众对于风俗的延续和坚守也相对自由。但部分地区群众知识水平有限,法律意识薄弱,未及时跟上时代的脚步,出现思想守旧,延续陋习的情况。冥婚仍大有市场,天价彩礼致家庭苦不堪言。种种迹象表明乡村的风气急需转变,陈规陋习亟待破除。但部分地方政府认为,各地风俗延续时间长,已在当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加之群众是否愿意遵守是群众的自由,政府无权干涉,对此不闻不问。其实不然。政府如果不强制约束和介入,任由所谓的风俗发展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整个社会会遭受损失,因此,地方政府需积极转变观念,坚持以民为本,主动介入和引导地方风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推进移风易俗不能一棍子打死。地方不良风俗的现象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多次下令明确各地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还清朗和谐民风。对此各地纷纷出台多项措施引导地方民风民俗。但推行过程中社会上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为反对盲目攀比,取消民间红白喜事聘请唢呐班子习俗,导致唢呐艺人无生存空间;为杜绝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一律不许设宴招待;为破除丧葬陋习,干部带人填坟挖坟……上述行为不但不会引导民风向好转变,反而会致使群众产生逆反心理,怨声载道,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事件的曝光也让政府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各地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本没有错,但也要考虑到群众的感受和政策的科学合理性。因此,政策的制定绝不能一刀切,要通过多种形式,寻找平衡点,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
凡是改革就会遇到阻力,作为社会改革的一部分,推进移风易俗也需把握合适的尺度。既不能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也不能不管不顾,一棒子打死,应明白,改革的目的是破除机制弊端,化解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在移风易俗方面许多地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