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前不久,安徽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全面取消行政裁量权,变政府组织专家评价为市场化、社会化第三方评价,变科技专项经费切块支持为按市场机制竞争择优支持,变传统科技评审立项支持为后补助和奖励支持等。
“打招呼、托关系都没用!上报的项目能否通过,取决于项目本身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达标第三方评估机构说了算。”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徐根应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这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与市场高效配置资源作用紧密结合,打通科技与经济之间转移转化通道,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我国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稳定增长。全国财政科技支出从 2006 年的 1688.5 亿元提高到2013 年的约 5600.1 亿元。如何保证科技资金的规范分配和安全有效使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2014 年 3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对改进加强中央财政民口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作出八方面共 29 条部署。要求“坚持遵循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公开公正,坚持规范高效”的基本原则,加快建立适应科技创新规律、统筹协调、职责清晰、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院士制度改革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6 月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中科院和工程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大修”,对院士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两院的改革方案直面社会反映强烈的行政化、功利化等问题,从候选人提名渠道、增选机制、退出机制等方面展开,着力使院士称号回归荣誉性和学术性。
“我们希望通过改革能把院士称号上承载的与功利相关的负担排除掉,让院士更好发挥明德楷模作用,为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作用。”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
3.与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同步的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不断加强原始创新,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 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通过验收,成为深海高技术领域继“蛟龙号”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相关研究中获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北京谱仪Ⅲ实验发现四夸克态物质,将丰富人类对宇宙物质结构的认识;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染色质左手双螺旋高级结构,揭开“生命信息载体”第二级密码……
与此同时,我国自主创新的环境不断优化,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形成。各地各部门把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摆上重要日程。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制约人才的体制性障碍正在逐步消除。
在国家“千人计划”带动下,我国多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取得实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北京“海聚工程”、江苏“双创计划”、浙江“省级千人计划”……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