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能力的协调统筹化。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的大环境中,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特别是当今信息化、网络化时期,发生在全球各地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具有更加明显的传导效应。因此,如何从全球视角出发,高度关注政治、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态势,采取灵活有效的手段,发挥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政治稳定、社会和谐,预防发生各类风险,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治理必备的能力。而这种强有力的调控力,应该突出协调统筹的特征。一方面,从调控手段上看,要应用行政、经济、法律、科技、道德等多种手段,以获取最佳调控效果。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人多地广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任何政策的出台或调整,都要注重统筹能力,即统筹国内外、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人与资源等重大关系,最大程度地降低政策调整的风险与成本,保持经济社会的总体平稳运行。
协同能力的互动合作化。“治理”与“统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方式的非正式协作与治理资源的整合化,而其中,政府处于核心地位,是绝大多数资源的拥有者、分配者以及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实现国家、市场、社会三个基本领域力量的相对均衡、相互适应、相互协作,即达到“强政府、强市场、强社会”的格局,才会真正达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状态和目标。这说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政府必须得具备或拥有一种政策引导和社会协同的能力,全面激发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市场、社会、民众等多元力量都参与国家治理实践,实现不同领域力量的均衡、功能的互补、利益的互惠。这种协同能力的强弱,是由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关系所决定的。唯有通过政府职能的不断转移,政府与政府、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形成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走向合作、互动的制度化、长期化、长效化,实现政府治理与市场治理、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才能保障国家走向良性发展。
改革能力的综合配套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更是一个与现实世界紧密相关和相适应的状态,因此,一个国家或政府,能否具备审时度势,适时适地地推动相关领域不断创新的改革动力和改革能力,是增强国家治理弹性、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这一改革能力包含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方面,具体表现为改革框架的顶层设计能力、改革勇气决心信心、改革动力、改革领导力、改革执行力、改革创新力等。但是,比改革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一改革能力强调实现综合化、系统化、配套化,多领域改革要步调一致、协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而不是表面化的小修小补。
一、根据材料,按照抽签顺序发表个观点和看法
二、自由讨论
相关推荐: